室内养殖泥鳅
怎么养泥鳅才能养好?
1、想要养活泥鳅的话,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清澈一些的池塘或者一个鱼缸来养殖,这都是可以了,水质一定要清澈一些,不要过度浑浊。
2、如果是鱼缸养殖的话,下方需要放入泥土,这个泥土最好是黄泥土,千万不要有淤泥,泥鳅并不喜欢淤泥的环境,这个我们需要注意一下。
3、在养泥鳅的时候,我们需要定期换水,因为鱼缸中的水质时间久了是会变质的,不换水的话,泥鳅是很容易死掉的,这个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4、在养活泥鳅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在鱼缸中适当的放入一些水草来改善水质环境,这对活泥鳅的生存是比较好的。
5、在养活泥鳅期间,我们是需要给其进行喂食的,这个可千万不能忘记了,泥鳅主要吃米糠、豆饼、豆渣、麦麸等,这些食物可以让泥鳅长得很大。
6、最后,我们在养活泥鳅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温度,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是不利于活泥鳅的生长的,一般我们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是比较好的。
室内怎样养泥鳅?
家庭养泥鳅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注意: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 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家里泥鳅怎么养
关于泥鳅在家里的养殖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庭院挖池子养泥鳅,另一种是将泥鳅养在水箱中,养在水箱中的泥鳅要注意水箱的结构以及饲料的营养搭配。QQ截图20181029164140.jpg 1、庭院挖池养鳅: 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公斤仔鳅。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家庭养殖也可以自繁自养。在繁殖季节,只要在饲养的小水体中有微量的水流刺激,泥鳅就能产卵繁殖,并孵化为稚鳅,有成鳅种。 2、木箱养鳅: ①木箱结构:养鳅木箱规格长2-3米,宽1-1.5米,高0.8米,要求内壁光滑,在箱的一面或二面开设3厘米直径的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和箱上盖设置铁丝网。 ②施肥及放养:在箱内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每箱3公斤左右),注入温水,深度以漫过土层30-50厘米为宜。在箱内泥土中埋设数支互相连接的水管,保证注、排水。每箱约注水1.8-5升左右。3-5天后,每平方米放鳅种2000尾左右。放养前最好先行鱼体消毒。 ③精心饲养:投饲料为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经过从4月至11月的饲料,泥鳅可增重8-10倍。 ④日常管理:由于木箱养殖密度较高,故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可适当追肥)。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饲养后期,应适当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格的泥鳅取出,以降低密度,促进生长。 上面是关于在家中养殖泥鳅的具体方法,如果想在家中养殖泥鳅的饲主可以参照上述的经验操作。
上一篇: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于哪一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