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琵琶曲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2-25 23:43:52编辑:莆仙君

琵琶名曲有哪些?

“华氏谱”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又称《淮平楚》,在“华氏谱”中名为《十面》)的完整乐谱最早就见于此;无锡著名琵琶艺术家杨廷果存世的作品《普庵咒》也见于此;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华氏谱”中的部分乐曲,并且陆续整理成为流行的演奏曲;无锡派也因此而名声鹊起。《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前后出版三次,为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对后世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锡派的嫡派传人不多,而如今能解读、应用工尺谱的人就更成了凤毛麟角。但无论如何,无锡派在清代中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琵琶艺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确是历史性的。琵琶琵琶在隋唐之前,是对抱弹拨器的统称,向前弹出称琵,向后挑进称琶。曲项琵琶起源于波斯,约公元六世纪中叶时传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由唐代的木拨弹奏,逐渐改良为手指弹奏,具有丰富的表现色彩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多年来,中国形成不少琵琶流派,著名的有浙江、直隶、无锡、浦东、平湖和崇明等派,同一乐曲各派在乐谱、指法和演奏风格等方面都各有特点。无锡派的代表人物华秋苹,又名文彬,(1784-1859),号借云馆主人,无锡荡口镇人。擅琴兼唱昆曲,好诗词、篆刻、绘画,通医学,曾以行医为业,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远见的艺术家。他认为,曲谱一向为各派内师徒间直接授受,乐曲始终没有能够用以广泛传播的、集大成的曲谱,而在传抄过程中,常有“鲁鱼亥豕之讹”,致使琵琶的演奏艺术受到限制,这对琵琶艺术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琵琶曲十大名曲

琵琶曲十大名曲是《十面埋伏》、《阳春白雪》、《霸王卸甲》、《彝族舞曲》、《火把节之夜》、《月儿高》、《海青拿天鹅》、《夕阳箫鼓》、《灯月交辉》。1、《十面埋伏》其风格俊逸,曲调洗炼,听其曲、容其声,叠荡起伏,纳其威风,雄厚壮伟,纠人心肺,摄取魂魄,鬼异而凄冷,展现出了战争爆发时的狂野、厮杀中的无情与无奈,一步步撩拨心弦,引人入胜,深入揭示了人类历史战争的残酷现实,战争没有对错,只有输赢,不怜悯弱者。2、《阳春白雪》《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3、《霸王卸甲》《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4、《彝族舞曲》《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是用音乐来描述在晚上,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地载歌载舞。5、《昭君出塞》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传谱。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6、《火把节之夜》《火把节之夜》用音乐的方式写出了在火把节夜晚,少数民族的人们围着篝火,激情地跳着欢快的舞蹈。乐曲时而悠扬,时而激烈。7、《月儿高》曲谱初见于清嘉庆年间蒙族人荣 斋所编的《弦索备考》中,后华秋萍《琵琶谱》中的《月儿高》,乐曲轮廓与其基本相同,但将各段曲牌名称改为抒情写景的小标题。8、《海青拿天鹅》是目前能确定创作时代的最古老的一首琵琶曲。海青,又名海东青,凶猛的鸟类,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用来捕获天鹅的猎鸟。此曲生动描写古代北宋人民用猎鸟海东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情景,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狩猎生活和劳动时的喜悦心情。9、《夕阳箫鼓》是一套琵琶文套名曲,誉满 海内外乐坛。由琵琶领奏、丝竹合奏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乐曲都是由《夕阳箫鼓》演变而来。10、《灯月交辉》源于十番锣鼓曲,因常在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演出,故取此名。曲调欢快活泼,热烈中透出了元宵佳节合家团聚的热烈气氛。琵琶介绍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琵琶传统曲目有哪些

1、《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运用弹、挑、泛等单音与拉、推、轮指等连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显委婉柔美,表现出“声声掩抑声声思”的情绪,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抑的内心痛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3、《十面埋伏》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4、《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会带给你更深刻的感受。5、《大浪淘沙》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据杨荫浏查证,道家中并无此曲。乐曲第一段旋律与广东音乐《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华彦钧根据他所熟悉的音调创作的。6、《昭君出塞》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在《一素子琵琶谱》中新调6首之一,为《昭君出塞》,注明通《石上流泉》;华秋苹《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的浙江陈牧夫派琵琶曲目中有《昭君怨》,后来李芳园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出现了描写昭君出塞故事的套曲《塞上曲》。7、《阳春白雪》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全曲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而具有推动力的节奏,描绘了万物生机,春意盎然的景象。听来使人感觉耳目一新,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8、《草原小姐妹》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1977年中央乐团首演。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9、《海青拿鹤》于元代出现,是一首专为琵琶创作的独奏曲。此曲题材取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狩猎生活,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北方狩猎民族饲养的一种专门捕猎动物的猛禽,当时的契丹王室常携海青外出围猎,故此曲可能是在契丹民族或女真族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工编创而成。10、《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乐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粗犷强悍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风光,男女青年们热情舞蹈的欢乐场面。此曲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