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经典语录
《菊与刀》是什么,它讲的内容具体是什么
全文分为十三个部分展开论述。本尼迪克特抓住了日本民族的两大典型性格表现,一是天皇的神最不可侵犯,二是被俘虏的日本人与美军的高度合作。毫不避讳地谈到了这样的性格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处置有参考价值。本尼迪克特还讨论日本的等级制度和明治维新对传统等级的冲出和改变,并尖锐地指出日本对等级文化的迷信导致其在侵略外国时也试图输入这种等级观念,而这种日本独特的伦理体系当然难以为他国所接受和消化。然后她分析了日本文化的“负恩”逻辑,并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和美国的罪感文化差异极大。为了洗刷耻辱,日本人最极端的行为就是自杀。日本极端的道德准则使他们的生活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作为补偿,日本文化对感官享乐宽容得令人惊讶。本尼迪克特还探讨了日本人的自我修养和育儿方式,不管具体的方法与形式,其本质上与严格的道德准则是一脉相承的。最后,她分析和评价了投降后的日本人与对日政策。扩展资料:作品思想: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本尼迪克特用这两个词表示了日本人的两种矛盾的性格: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对于日本人的这种国民性格,本尼迪克特从等级制度、报恩意识、义理、日本儿童的养育方面展开分析。“在日本民族有关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国家关系的整个观点中,他们对等级制度的信赖乃是核心地位。”“各守本位”是描述他们等级思想的关键词。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履行该地位所要求的义务。一个人必须向地位高于他的人表示敬意,而地位高的人不得侵犯地位低的人的权利,否则地位低的人的报复是正当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菊与刀百度百科-《菊与刀》导读
菊与刀中提到,东方人认为自己是历史的什么角色
首先,你要明白《菊与刀》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帮助美国人认识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而产生的书。
所以,作者在解释日本人的一些礼仪习惯的时候会尽量使得美国人能看得懂,所以就让我们感觉他解释很别扭。其实历史和世界的负恩的解释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分析日本历史上的逐渐形成的负恩感和世界上对于这种负恩感的不同表现方式。负恩说简单点就是人情债。东方人的思维就是别人帮了我,我就给别人添麻烦了,而且还要报恩很麻烦,所以一旦负恩就一定要还这个人情债。
在作者书中的一些例子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最高负恩:皇恩。就是对天皇的负恩。这是一种纯粹的对天皇的无条件信奉和尊崇,打个比方就是,今天天皇召见了你,这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天皇吩咐你事情,说明天皇对你寄予厚望,你要报答天皇对你的厚爱和信任。通俗点说就是,电视剧里头太监宣完了圣旨,大臣一般都要来句谢主隆恩!来表达感谢皇帝对我的垂青(不管里头的内容对自己是好还是坏)。
二、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或嘱托。这部分可以理解为恩义,说彻底点就是责任和义务,上头安排下来的事情,我必须坚决彻底的服从,并完成!否则就是对上级的负恩。
三、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虽然是一种义务,但是作为子女却必须对父母的养育抱有一种负恩的态度,并用这种对父母欠下的恩情来照顾自己的子女来回报父母的恩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绝对服从父母来报答这种恩情。
四、日常交际中的负恩。这部分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节问题了。也就是我们普遍理解的知恩图报礼尚往来之类的东西,不多解释。
五、有期望的意思。比如说书中提到的例子,父亲丧偶,没有续弦。后来子女都成家了。父亲爱上了个妓女,想娶她为妻。子女不同意。一是因为认为那个妓女会分掉父亲的财产,二是在子女心中父亲数年来没有找老婆,这种道德贞操一直是子女们心中对父亲的看法,这种看法上升到了一种期望,认为父亲就应该一直这样,不然就是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就是一种负恩行为。好比我们古代一个多年守寡的妇女,人们都说她守贞节,好样的。但是突然她改嫁了,于是所有人都说她不守贞节不守妇道,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其实总体来说因为东西方思维、道德和用词上的差别。有很多词语表达不一定准确。作者提到的这个“负恩”里头包含了义务,忠诚,感恩,关切,期望,命令,精神崇拜等等很多东西在里头,所以比较绕~
想不到楼主还关注此类东西,想战胜对手或者说以最少的代价征服对手,不坐下来研究对手如何能做到?
此书的作者为了美国的利益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日本。
国人更应该从精神到肉体彻彻底底地解剖日本人。
上一篇:ptfx外汇托管合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