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2-24 12:01:41编辑:莆仙君

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发出商品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成本:借: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由于回购价大于原售价,因而应在销售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并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贷:其他应付款。公司购回商品时,借:库存商品,贷:发出商品。借: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企业采用销售并再购回(非新旧交换交易),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重新买回这批商品。在这种情况,通常不应当确认收入。
核算企业在附有购回协议的销售方式下,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与销售价格以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实际收到的或应收的价款,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等
或: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贷:库存商品(计划成本或售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公司,还应当结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价与售价的差异。按规定应交纳的与销售商品有关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借: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贷: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
如果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应在销售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计提的利息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计提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企业日后重新购回该项商品时,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
借:物资采购
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同时,将与该购回商品有关的“待转库存商品差价”账户的余额冲减或增加购回商品的成本,借记或贷记“待转库存商品差价”账户,贷记或借记“物资采购”、“库存商品”等账户。


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售后回购业务,企业应当设置“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核算发出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实际成本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按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贷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清理”等,按增值税发票上的增值税额,或销售不动产、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金-营业税”等。
一、收到银行承兑汇票时的账务处理:
1、收到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或主营业务收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2、票据到期承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未到期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该财务费用为贴现费用,也即应收票据和银行存款的差额
二、公司的账外债务如何审计
1.账户核对法
一是到企业的开户银行调查其开户情况,掌握其全部银行账户,然后同其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所掌握的账号比提供的多,就有账外经营的情形存在。
二是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对银行对账单上有业务记录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无记录的经济业务事项应作重点调查。
三是将销售收入明细账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中有关记录进行核对,如果存在库存商品明细账有减少记录,而销售明细账无记录的现象,应进一步调查库存商品的去向,检查是否有隐匿收入的行为。
四是将生产车间的生产记录与库存商品入库单核对,检查有无将库存商品少入库或不入库而进行账外经营的现象。
2.投入产出核对分析法
即在掌握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部门的消耗与产出配比,计算出产品的产量,再按企业产销比率计算出企业应实现的收入,然后与企业实际销售收入进行对比,若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存在隐匿收入不入账的问题;还可以将企业生产部门的生产统计日报、月报和年报中反映的产品产量与会计账表所核算的产品入库产量进行核对,若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产品不入账、账外销售的问题。
3.核对营销业务记录法
企业销售业务一般在营销部门都有所记录,可以通过核对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并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相比较,如果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现货交易或销售收入不入账、账外设账、偷逃税款等问题。
4.突击盘点法
即对库存资金及存货进行突击检查,从中查找漏洞。
一是对库存现金的盘点采取临时检查的方法,检查其账实是否相符。如果盘点的实际数大于账面数,且无正当理由的,就很有可能存在账外经营,需进一步进行核查。
二是对存货实施突击盘点,如果实际数量、品种要比账面多,说明有库存商品少入账或不入账的现象,应进一步检查其是否存在账外账的情形。
5.票据、存根核对法
企业的票据、存根是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核对票据存根和会计记录可从中发现账外收入。将单位对外开具的发票、收据存根联与记账联逐一进行核对,检查记账联是否有缺号的现象,是否与存根联相符;同时将发票、收据存根与销售合同核对,检查企业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的行为。


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和税务如何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及《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的实现都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对照这四个条件,在销贷方没有回购选择权的前提下,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当销货方在回购商品时,如果回购价格是以当日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这种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产生的风险和报酬都转移到买方,但买方并无权对该商品进行处置,商品的控制权仍在卖方;第二,销货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回购,且回购价格在合同中订明,这种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产生的风险和报酬都由卖方所有或控制,且卖方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通过以上分析,售后回购业务与收入确认的第二个条件不符,同时如果回购价格在合同中订明,则与第一个条件也不符。所以,一般而言,售后回购并不能确认收入,其实质上是一种融资的行为。会计核算中,该项业务不作收入处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当然,如果销货方有回购选择权,并且回购价以回购当日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同时回购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也可在售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售后回购业务,企业应当设置“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核算发出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实际成本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按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贷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清理”等,按增值税发票上的增值税额,或销售不动产、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金-营业税”等。
以上便是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上一篇:焯在名字中怎么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