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第三定律适用范围
开普勒三定律是什么?
开普勒三定律是:1、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面积定律: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调和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恒星时间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长轴(ai)的立方成比例。适用范围:开普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适用于一切二体问题。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他对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和双星系统都成立。围绕同一个中心天体运动的几个天体,它们轨道半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为,为中心天体质量。这个比值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只与中心体质量有关,那么M相同是这个比值相同。
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是什么?
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是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1619年,开普勒(Kepler)出版了《宇宙的和谐》一书,在书中介绍了第三定律。其中的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围绕其运动的行星无任何关系。简言之,围绕同一天体运行的行星所计算出来的K相等。定律定义:开普勒在《宇宙谐和论》上的原始表述: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常见表述:绕同一中心天体的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a³)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T²)的比值都相等,即(其中M为中心天体质量,k为开普勒常数。这是一个只与被绕星体有关的常量,G为引力常量,其2006年国际推荐数值为G=6.67428×10⁻¹¹N·m²/kg²)不确定度为0.00067×10⁻¹¹m³kg⁻¹s⁻²。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是什么?
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是a³/T²=k,k=GM/4π² 。绕同一中心天体的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a³)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T²)的比值都相等,即a³/T²=k,k=GM/4π² ,(其中M为中心天体质量,k为开普勒常数,G为引力常量,其2006年国际推荐数值为G=6.67428×10⁻¹¹N·m²/kg²)不确定度为0.00067×10⁻¹¹m³kg⁻¹s⁻²。成立条件:开普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适用于一切二体问题。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对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行星-卫星系统和双星系统都成立。开普勒第三定律也适用于部分电荷在点电场中运动的情况。因为库仑力与万有引力均遵循“平方反比”规律。此外,通过类比可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椭圆运动也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
上一篇:收益法的优缺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