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核裂变铀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4-02-21 04:11:41编辑:莆仙君

核武器为什么用铀材料而不用其它元素

铀为放射性金属元素,可作为核反应的燃料。铀为银白色金属,几乎与钢一样硬,密度高(相对密度约18.95),熔点1135℃,沸点4134℃。在核能量发展之前,它被用作制造黄色玻璃。铀为自然界存在的原子序数最高的元素。1841年E.佩利(1811-1890)离析出金属铀,虽然在此之前铀已在沥青铀矿中被认知。它也藏于云母铀矿、钒钾铀矿和独居石中;主要分布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可通过气体扩散技术从易挥发气体六氟化铀(UF6)中分离各同位素铀。扩展资料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N.H.D.玻尔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武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铀

为什么铀233能做核武器?

铀如下:铀235成为最普遍的核武器材料还有其它两个重要原因相对好获取和半衰期足够长。因为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而人工合成的元素都有一些相似的问题,就是制造不容易,提取很难,但是消失却很快。简介:铀(Uranium)是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U,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数十万年~45亿年)。此外还有12种人工同位素(226U~240U)。铀在1789年由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发现。铀化合物早期用于瓷器的着色,在核裂变现象被发现后用作为核燃料。

核裂变方程式 有人知道核裂变的公式吗

1、人工核转变:1N+He→1O+1H,Be+He→12C+n。

2、核聚变:3H+2H—→He+10n+1.76×10eV。

3、核裂变:23U+1n=13Ba+Kr+2n。

4、人工核转变用快速粒子(天然射线或人工加速的粒子)穿入原子核的内部使原子核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这就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5、核聚变,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

6、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7、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有人知道核裂变的公式吗??

铀裂变反应方程式:235U+1n=137Ba+97Kr+2n。原子弹或核电厂的能源来源是核裂变。 其中,铀裂变是核电厂中最常见的裂变。 当热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时,它们会释放2到4个中子,而中子会撞击其他铀-235原子形成连锁反应。以铀核弹为例,可以把铀分成数大块,每块质量维持在临界以下。引爆时把铀块迅速结合。投掷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是把一小块的铀透过枪管射向另一大块铀上,造成足够的质量。这种设计称为“枪式”。 而要以“枪式”起爆钚原子弹则较为困难,但理论上要以“枪式”起爆钚弹并非不可能,只是炸弹可能需要长达十九英尺。扩展资料核裂变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的过程,锕系元素的大部分原子核(钚、铀、居里姆等)不对称地分裂成一个大碎片和一个小碎片。重碎片平均呈现一个氙元素(电荷数Z=54),独立于初始裂变核。要理解决定两个碎片中质子和中子数量机制一直是一个长期的谜。预计碎片的变形会起到一定作用。事实上,原子核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有些是球形的,大部分是像橄榄球一样变形的,还有一些是梨形的。原子核的内部结构随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铀核裂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裂变

上一篇:正在安装microsoft excel功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