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16岁辍学做游戏,真的是成功与失败如此简单?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3-03-04 13:14:24编辑:莆仙君

本文主要做记录使用,也欢迎友好交流探讨,谢绝站队护主和无脑喷,文中人物均为真实存在,欢迎发挥想象对号入座。

以我的从业经历判断,小伙子基本不会成功。却也不是绝对, 有前辈带着才有微小可能。但找到靠谱的人带领本身就是个奇迹。谁愿意带一个文盲做项目呢?大家都不看好,因为这事情是显然易见的,正常理性的人都会如此判断,流量密码的热度耗尽,大家劝的劝骂的骂,有个十几万播放应该就事了。
但这事情好像没这么简单:

开始他辍学,大家都劝,很好!善良的为他指一条相对平坦的人生道路。正常的UP也是苦口婆心的劝学。但是不管是否有意,自带16岁独游辍学等流量密码,有人有不满也情绪,骂几句也很正常。
然而有人来坏心思了:带一波节奏,恰流量立人设,岂不美哉?带节奏那可要树立一个足够邪恶的标靶,但只是制作水平差跟蹭流量,调动不起来观众们的攻击性呀!毕竟大家都是靠流量吃饭的,有流量密码谁不用?观众也见怪不怪了吧?
有了!有什么比传销邪教异端更令人厌恶呢!于是:

“你要死自己死不要拉别人下水,游戏不行了未成年的工作室成员怎么办?!”

薛定谔的罪证,道德的壁垒,令观众血脉扩张,正义感责任感顿时上头,是呀!工作室可不是随便开的,要对员工负责呀,辍学少年正在害人!

于是被煽动的观众,有的卧底到人家的群,反串,反假消息....,总之各种捣乱。有的发视频嘲讽造梗。美其名曰拯救孩子。某UP竟然将别人工作室群内讧,称为《我们取得了一点阶段性的成功》并置顶在自己视频下方。对呀,成功了呀!大家都hi起来了,都在喷他的人品,都在喷他的demo水平,谁还会在意当初的薛定谔罪证是否存在?某UP的粉丝肉眼可见涨了一个W(大概)。

大家在评论区亦可以经常发现这句话,像是成了薄纱他人的道德制高点。可仔细想想,成立吗?有什么证据表明:

1 这个辍学的小朋友在怂恿工作室成员退学?

2 工作室和成员一定是雇佣关系?

3 参加这个工作室的同学不是课余时间用爱发电,而是全身心想着游戏成功了,靠分红生存?

4 参加工作室的一定会影响学习?那为什么可以参加其他课外活动?里面的同学认真制作失败了难道就一无所获?

其实,只要搜索出上面“自己死不要拉别人”这句话类似观点,最早出现的视频,坏人就找出来了。因为这个观点是对一个人的极大恶意揣测,没有目的一般人可不敢轻易去说,何况对一个16岁的少年?
有一些UP和观众,根本不是在劝学,而是看不得别人不采纳他的意见。如果你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即使你只有微小的成功机会,他们也不放心,会千方百计的毁掉你。现在按时间搜出来的相关视频,大多的不是劝学,而是蹭流量的嘲讽,事情正在向网暴方向发展。

虽然带节奏的几个UP有大量的粉丝,难道游戏圈就没有真正有能力的UP去关注事情,棒打这些牛鬼蛇神?很难,他们都忙着开发游戏忙着盈利,而且这事情风险搞吃力不一定讨好,万一对线翻车了,被人帽子一扣,落得个坏名声,手里仅有的一点粉丝也赔进去。

那一般的观众都是脑残吗?没人发现套路?但这真的不是智商的问题,再互联网上弄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需要的精力可不是一般休闲冲浪的玩家愿意付出的。一般人只能从各个大V中选择属于自己的真相,这也是这些大V有恃无恐的原因。

这事情也大概只有等那几个十几万的UP恰饱了流量,事情才会淡化吧,流量称霸的定向互联网就是如此让人无奈。作为一般开发者本应本能的抗拒流量互联网,但作品出来后,又不得不追逐这些主宰互联网空间的洪流,去找这些掌握资源的UP去宣发。

我想,游戏应该以《最终的作品》品质论英雄,即使当初是逃避学习,即使当初水平如何低,即使当初如何极致使用流浪密码,只要不放弃,最后做出的作品来好玩就行,玩家评判的认可的应该是实实在的作品,而不是个人猜测的他人的人品。小朋友既然不听劝,就应该尊重他的选择让他自己向前走。任由那些心怀不轨的UP,凭借手中的资源,随心所欲的毁掉一个刚成立的工作室,才是对游戏圈风气的最大破坏吧?

上一篇:入手这套Hi-Fi发烧音响,把快乐与感动带回家

下一篇:北京冬奥一周年,谁在助力大众拥抱冰雪运动?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