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琼海市第一小学何若玉名师工作室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整体教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2-11-06 06:25:07编辑:莆仙君

为了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教师整体教学的系统观,10月27日上午,琼海市第一小学何若玉名师工作室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南堀校区多媒体报告厅,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与研讨活动。参加活动的老师有何若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琼海市第一小全体语文教师、琼海市第一学区语文教师代表。琼海市第一小学许志坚校长,也在百忙之中抽空莅临活动现场,观摩和支持学区的教研活动。

活动在主持人洪红莲老师甜美的笑容、热情的邀请中拉开了序幕。

本次活动的流程有6个环节:一是备课组汇报备课思路,二是课堂教学展示,三是备课组教研沙龙,四是小专题讲座,五是活动小结,六是赠书传经。

备课思路汇报

琼海市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组组长刘湘老师,代表备课组向与会老师汇报了今天展示课例的备课思路。

刘老师的汇报从“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和“‘神话故事’大单元教学设计”两大板块,第二板块分为“①单元内容分析②学情分析③单元目标设定④单元整体实施、”四个方面,展现了备课组老师们高站位、远谋略、实训练的思想智慧

备课思路要点分享

单元整体实施七大任务群:

备课组指导思想总结:

如果把成功比作绚丽的蝴蝶振翅飞舞,那么每一次的磨课就是化蛹成蝶的必经之路。每一堂精彩课例的呈现,都是备课组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例研究展示

为我们展示课例研究的是琼海市第一小学李献秋老师和四(4)班的孩子们。

课例教学设计展示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上,李老师始终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学语言简洁而不失温情,课堂学习氛围热烈而灵动!孩子们在李老师用声音、用多媒体、用学习活动创设的种种情境中,通过想想画面、交流动人情节、想象补白等方法,走近英雄,感受英雄形象进而崇敬英雄,学生学习技能的获得悄然发生,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台上,孩子们凝神思考品人物形象;台下,老师们奋笔疾书研教学之道。这是双向奔赴的和谐与美好。

教研沙龙

教研沙龙环节,市一小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全体老师台上就坐,与台下的听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冯丽芳老师提出了《评价量规学习单》的设计是否合理的困惑,李艳红老师提出了“是否可以把游戏融入课堂”的美好设想,”林尤钏老师提出了要总结归纳神话中的“英雄共性”的建议,杨絮惠老师感叹“李老师的课让人如沐春风,让她深深感受到了生命被温柔以待的美好”……老师们都秉持“在交流中发现不足,在不足中找寻方法,在方法中寻求共同进步"的原则,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达到了共助成长的目的。

工作室导师、中原中心校教研员冯春晓老师感慨道:“她在近些日子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中正遇着瓶颈,她满怀着困惑和期待而来,今天的备课组思路的汇报和课例展示,没有让我失望!市一小的团队对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理论、实践双管并济的示范,让她得以拨云见日感谢市一小团队的辛勤付出、倾情奉献和示范辐射,为咱们琼海市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

工作室顾问、琼海市第一小学彭飞副校长也说,她欣喜地看到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教给方法给足时间让学习真正地自主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且教学效果卓然!希望各年级团队以四年级团队榜样,群策群力,攻坚克难,让教研之花越开越艳!

专题讲座

梁玉波老师结合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标要求、教学现状、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神话、民间故事类课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梁老师强调:统编教材的编写注重小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要求依“体”而教,因“体”施教,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将语文要素的学习与阅读、理解、感悟相链接,以提高综合能力。

梁老师分享——从文体上说,神话故事属于民间故事的文学样式,有一个神奇的人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想象的张力。这些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了解和学习它们,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老故事”会让孩子获得原始的生命能量、不竭的创造力和蕴含其中的生命智慧,让孩子在民族文化中深度成长!

活动小结

工作室导师、琼海市第一小学教研员李小翠老师代表工作室,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小结。李老师分享了她们四年级备课组从搜集资料、敲定思路和设计、分工实施课程、反复试教磨课、不断修正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历程,她感动于团队老师们精益求精、不辞劳苦、不达目的不休息的敬业,她欣慰于团队的一片赤诚得以温暖周遭。她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赠书传经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活动尾声,举行了令人欢喜的赠书仪式——工作室主持人何若玉主任、顾问彭飞副校长、导师李小翠教研员、导师冯春晓教研员为工作室成员赠书传经。老师们捧着“经书”如获至宝,内心深处又注入了一股新的成长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查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得道功成。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站在培养人的角度去“教”、成就自我的角度去“研”,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带领学生们在提升语文素养的路上快乐前行。

作者:陈燕敏/文 陈丽妃/图

审核:何若玉 李小翠

上一篇:抢占高端出行市场“C位”,奥迪战略重组决心“始终如一”

下一篇:狗狗睡觉爱吐舌头,别以为只是在卖萌,有可能是疾病的迹象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