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云南美食文化——泸沽湖畔的摩梭味道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3-02-06 02:13:06编辑:莆仙君

摩梭印象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

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属纳西族一支走婚习俗让摩梭人在世人面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于丽江永宁摩梭

永宁摩梭人

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通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女方“花楼”,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

直到现在,泸沽湖地区纳西族支系摩梭人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被外界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母系家庭中,家长是年长辈分最大的妇女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子女从母居,财产也是母亲继承制。在这种家庭中,女人是中心,是家族的正宗传人,女人受到特殊的优待。这是让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摩梭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木楞房。婴儿一出生,就必须在火塘边给他(她)洗澡,请达巴祭祀祖先,感谢祖神赐给家庭一名新成员。摩梭人如正常死亡的人,一定要火化,而且火化时一定要制一个小木楞房,连同死者一同火化,以祈祝人死后灵魂仍和祖先一样拥有一个木楞房。

木楞房

每年 7 月 25 日,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要朝拜狮子山女神。传说狮子山是“干木”女神的化身,她主管人口兴衰、农产丰歉、牲畜增减,同时影响妇女的健美、婚姻和生育。每年这一天,人们都要到女神庙朝拜。每年 10 月祭祖,代表祖先的是“括鲁”(即锅庄石),每年都要由家庭中最有能力的妇女主持祭祀

摩梭食俗印象

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食俗跟纳西族雷同。名产是琵琶猪,杀猪集中在冬季做成腌肉,分季而食,可以保存数年至十多年质不变。琵琶猪丽江永宁的特产。

永宁的摩梭人,还把猪肘子掏空,填入瘦肉丁缝合后腌渍风干,他们叫“色沙”,这是馈赠客人的上等礼品。

琵琶猪

摩梭人还有兴吃“混猪”之俗,即选用生长49天的小猪,砍去头,去毛和内脏,然后炖热,这是宴席上的名菜,明末木公招待徐霞客宴中的“柔猪”。摩梭人还喜欢吃酸菜和酸鱼。冬天都腌制咸菜和腌制猪项圈肉、腊肉、血灌肠等肉制品。

摩梭人还特别善制猪下水,如风肝、灌肚、灌猪肺等,既物尽其用,又各具风味。永宁的摩梭人,早晨起来之后,当喇嘛的念经,主妇做饭,老年男子打酥油茶。他们喜欢在饭前饮茶,以糌粑、麦面或玉米等为主食。就餐时,由主妇分食,每人一份。逢年过节或平时加荤菜时也人均一份,但老人和小孩可多分一些。

摩梭人的早餐

摩梭人生活在秀美的泸沽湖畔,但是自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因此养成了储备食物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习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摩梭人的食物大多以腌制、熏制为主,目的是便于保存

01摩梭琵琶肉

琵琶猪肉,丽江纳西族摩梭人喜爱的腊肉制品。琵琶肉又称猪膘肉,是摩梭人招待客人的上品,其形状扁平,酷似琵琶,因而得名。它糅合了烟熏肉的特殊芳香和鲜猪肉的细嫩质地,别具一格,自成风味。

制作方法:猪宰杀后将其内脏和骨头取出,保留完整躯体;然后撒入花椒面、草果面、食盐等佐料及白酒,轻轻搓揉后,将其开口缝合,在缝线部涂敷上水或香油调好的灶灰,并用木塞或玉米棒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用石板或木板压上晾干,干后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一般腌制一年才食用。可煮、可炒、可蒸。

表面又灰又黑的琵琶肉,煮熟后肉色透明,色鲜味香,风味独特。看似肥腻,吃起来却肥而不腻滑嫩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摩梭人家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它。

炒琵琶肉

02.摩梭米灌肠

因泸沽湖畔冬季气温较低,所制米灌肠贮存时间较长,其发酵后的风味特异。成品后,外焦里嫩,香糯可口,是摩梭人的传统美味,因长时间储存不变味,故又常作礼品馈赠亲友。

摩梭米灌肠主要用料为糯米、饭米、鲜猪血、猪大肠。调料为精盐、味精 、五香粉 、姜末 。制作时,先将糯米、饭米分别淘洗干净,浸泡后捞出,上笼蒸熟出笼。大肠翻洗干净,除尽异味。糯米、饭米(半熟品)、猪血及所有调料先后入盆,拌匀成馅,灌入大肠,上笼蒸熟后出笼切片现吃,也可烤后蘸料食用

烤米灌肠

03.摩梭烟熏鱼

烟熏鱼也是泸沾湖畔的特产,将鱼用盐腌了以后先放在距离火塘远一点的地方晒干,然后就可以放在火塘边熏烤,烤熟后再拿到远一点的地方慢慢用烟熏。吃的时候可以煮汤、可以油炸,还可以烤吃,十分方便和美味。

摩梭烟熏鱼

04.摩梭酿猪肺

特殊的气候因素让摩梭人积累了一套独特的食品保存法,又以巧用猪肚杂享誉滇西北。酿猪肺是用面浆灌入肺内,经煮熟切片而吃,汤汁金黄,肺嫩香亮

酿猪肺的主要用料为鲜猪肺、面粉、鸡蛋。调料为精盐、味精、草果面、芝麻油 。制作时先洗净猪肺,挤出泡沫。面粉和成面团,人盆放入清水,反复搓揉,洗出面筋(另用)成水馅,蛋液磕入水馅,加麻油、盐、味精拌匀,灌入肺中,边灌边吹气,灌至猪肺明亮涨大为止,扎好管口。食用时,煮熟切片即可。

煮酿猪肺

05.酥油茶

酥油茶是摩梭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早点。摩梭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打一罐香浓的酥油茶:将酥油切成小块放置在茶桶里,放上麻籽、核桃、鸡蛋等香料,倒上罐内已煮好的茶水,搅拌均匀倒入茶盅,便是一家人热腾腾的早点,足以抵御一天的寒冷。

酥油茶

06.摩梭苏里玛

“苏里玛”是摩梭人的传统酒精饮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青稞、大麦、小麦、荞麦、碑子、玉米、谷子等多种粮食酿制。苏里玛色泽金黄,酒精度低,甘甜清冽,多饮不醉。

摩梭苏里玛酒

07.摩梭风肝

风肝,是摩梭人春节前家家必做、过春节时户户必吃的凉菜。此品以色泽红润、芳香麻辣而风行滇西。

制作的主要用料为鲜猪肝、精盐、姜丝、白酒、五香粉 、花椒面、亚硝酸钠、干辣椒、姜。制作时先将猪肝充气膨胀后灌入盐、五香粉、姜丝、亚硝酸钠、白酒,扎紧入口,腌渍 12 小时取出,抹上花椒面风干。食用时,将风肝洗净,放入汤锅,加干辣椒、姜块、花椒面,用文火煮2小时,取出凉后切片装盘

摩梭风肝

08.摩梭腌酸鱼

腌酸鱼是摩梭人的一种传统佳肴。用泸沽湖里特产的半斤左右的活裂腹鱼腌制而成。裂腹鱼为云南特有鱼种,其排泄生殖孔和臀鳍两侧鳞片像裂开的口子而得名,肉多刺少,味道特别鲜美。这种腌酸鱼,可生食,亦可炒食或放上辣椒煮成酸辣汤,味道鲜嫩爽口,催人食欲。

制作时,剖开鱼腹,取出肚杂,用清水洗净血迹,展平鱼肉,将鱼腹朝下分层进入陶罐中,放进一个土坛里,放一层鱼,撒上一层由糌粑、食盐、花椒、烤酒等调和而成的佐料,如此,直待坛满,封好坛口,放在阴凉处,半月后,便可开坛食用。可以生吃、熟吃酸鲜可口

摩梭腌酸鱼

上一篇:一个人的小火锅:独处真是件快乐的事

下一篇:李宇琪编曲抄袭事件,她为什么要抄袭?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