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一路只听一首歌
大年三十回家的路上,在车里偶然听到一首30年前的老歌,我竟然听了一路,也可能是以前只是觉得是首好歌,没有很好的体会。今天再听心潮,激起无限遐想……
当时国内只有部分城里人有条件看上彩色电视机,更多的亲频都是从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又不能反复听。这次在汽车里分了声道听出了这首歌曲的宏大壮观,可以说既空前也绝后。那届的气氛也一样。当时的感觉就是,未来确实会世界大同手拉手……
虽然听的是原版韩文,我不懂韩语,但这次真正从里面听出了此音乐的宏大复杂。特别是从开头的过门和渐渐远去的尾声里,我第一次听到了有一种古老的音乐伴奏,我不知道真实是什么乐器,总之来说是一种木棍在有力地敲击破桌子的声音,很原始又象是就在眼前的身临其境。说实在的原来由于音响的局限性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类似木棍敲桌子的声音。就象小时候学的《草地夜行》里的一段话:“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野马在奔驰,象山泉在呜咽……”
直至整个音乐完全结束彻底静下来,只叫得热泪盈眶,恍若隔世……
“让我们拉起双手,举向天空,清晨的平静给我们带来和平的曙光。”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主题歌:《Hand In Hand》(手拉手)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响彻全球,仅仅这首歌曲足以让了解这届奥运会让很多人无法平静……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hand in hand》,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首主题曲依然被认为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主题曲,让人无限回味,震撼的歌词,动人的旋律,激扬的情绪,易于传唱的编排,成为了汉城奥运会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奥运世界杯史上一笔极为重要的精神财产。《hand in hand》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吉奥吉·莫洛德,同时也是世界杯主题曲的《意大利之夏》的作者。开端电吉他摇滚展现出一种宏大的场面,Koreana浑厚男女声的交替进入与伴奏完美融合,表现了一种激动幸福、期待的心情。
?1988年,短短的4年时间之后,城里面条件好的家庭的电视机,已经由过去又老又小的14英寸黑白屏,换成了炫目又高级的大彩电。因此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奥运记忆,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也就是在这一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推出了一首歌:Hand In Hand(《手拉手》)。这应该是历届奥运会主题歌中流行最广,传唱度最高的一首主题歌了。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旋律简洁、明朗,易于传唱,朴实的歌词“我们手拉手,把世界走遍,我们将共创一个美好的家园”也体现出了人类共同的心声。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创作者在歌曲中还巧妙地加入了朝鲜古老民谣《阿里郎》的部分曲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点再次得到了印证。
?后来,有许多朋友说汉城奥运会给大家留下的记忆点并不多,但这首歌却令人印象深刻。我觉得它的成功与Koreana组合的演唱密不可分。Koreana这一家四口,较好地诠释了“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让那生活一天天更美好,更欢畅”这个主题。而现场的万人大合唱,更加令人心潮澎湃。
1988 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的会歌用韩语演唱。值得一提的是,会旗的入场音乐具有极其浓郁的朝鲜民族特色!一定要听!
可以说这首主题曲惊艳世界,毕竟作曲家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吉奥吉·莫洛德,同时也是世界杯主题曲的《意大利之夏》的作者。
开端电吉他摇滚展现出一种宏大的场面,Koreana浑厚男女声的交替进入与伴奏完美融合,表现了一种激动、期待的心情。
接下来便是经典的副歌,架子鼓的突然进入,与主唱相伴,使这首作品极富节奏感。大合唱听起来有种几万人“手拉手”的感觉,让我们相信只要团结起来,互相了解,就一定可以“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可以“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歌词涵盖甚至升华了奥运精神。如此深刻且永恒的主题,配以朗朗上口的旋律,怪不得传唱度如此之高,甚至让萨马兰奇也曾考虑把这首歌曲定为不朽了。
末尾加入了一声极富朝鲜民族特色的“阿里郎”,真的是画龙点睛,又使这首主题曲带上民族标签从而极易被甄别,堪称文化融合的模范作品。
?从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大获成功开始,每届夏季奥运会的主题曲都会成为观众期待的焦点。记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我和你》问世之初,许多人对其缓慢的节奏、相对平淡的曲调表示失望,质疑其与热烈的奥运气氛不符。不过事实证明,多亏《我和你》的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简单易学,此曲已经成为这十年来老外学习中文的首选歌曲之一,也是一张非常成功的中国名片。
下一篇:年夜菜之焦香扑鼻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