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落选秀是没用的!解立彬披露了北京人的使用标准,曾凡博不得不慢慢熬过去
CBA常规赛第25轮,北京74-82辽宁男篮,曾凡博打得非常好,37分钟8中6,其中三分球5中4拿到19分7篮板2封盖,支撑起了北京攻防两头的重担,在进攻上能够连续投中三分,在防守上则交出了追身大帽子,显示出了国内一档在天赋与个人能力上的优势。要是在平时的话,曾凡博本场比赛的感觉,就完全对得起出手机会多、球权大,尤其在后半段,北京人开始追分阶段,全队缺少一个稳定的分手,不过,曾凡博在底角经常摸不到球的照片却引发了球迷们的激烈讨论。
如果方硕、利夫、范子铭、个人状态在线的话,解立彬就会专注于启用核心球员了,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因为北京的这个系统毕竟已经够成熟了,不过本场比赛方硕状态不佳被郭艾伦、赵继伟打爆,利夫受到重点防守难以打开空间,范子铭8中2得4分6个篮板,和前一轮比赛判若两人。
赛后解立彬披露了北京首钢用人的准则,并说:从来不用得分来衡量此人给球队带来了多少好处,外援也不例外,每个人在防守端、篮板球上对球队先有贡献,然后才说团队篮球、说进攻机会比较理性。
小曾的两场比赛的确打得更久了,在队中他对球队最有用的地方在于篮板球与封盖以及这样的防守热情,拥有这些事情可以为球队提供更多精神方面的支撑。
解立彬的话很有些甩锅之嫌。球员们在比赛场上先从防守开始,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是CBA主教练们正常的用人思路,但需要一名球员来防守,篮板球做得好,也要强调进攻机会的合理性,难以令人信服。
无论是CBA还是NBA,真正攻守一体的很少,但是优势可以盖过缺点,就是说明球员的身价放在了那上面,曾凡博投射,防守意识好,这一点就是展现大众视野,北京寻求合理进攻机会,这种说法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真正看完这场比赛的球迷可能会发现,为什么北京别的球员能用制造机会来使朱彦西结束球权而曾凡博在底角蹲守?八次终结机会中,有几次是因为重点球员受到制约之后,几次传导球都有投篮选择现象,这和朱彦西积极制造机会有显着差异。
北京的这批选手,若比拼天赋、个人能力的话,其实大多比较一般,就连翟晓川这样身强力壮的前锋在职业生涯出道期间,曾经被八一抛弃的小将方硕更在坐冷板凳多年后得到轮换机会,留下范子铭和李慕豪已算相当突出,但是真拿出来和广东、辽宁、浙江、上海等地比起来,还是不够。
曾凡博就完全不同了,03级现在国内绝对天赋第一,NBA落选了选秀,别人都是从美国进修归来的小将,竞争美国同龄选手,而且并不意味着国内同龄队员,选不好可能在情理之中,但是起码天赋在那摆着,身体条件也决定了其下限是可以保证的,用实际话来说,天生就会打篮球,怎样训练是成材的重点,但是在北京这个用人体系中,曾凡博还是要慢慢熬到最后,打进北京团队篮球内部理性进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