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打动我的两部剧 不是一时的感动,那是生命与灵魂的契合啊
2022年,最打动我的电视剧,一个是《功勋》,一个是《大山的女儿》。
先说《大山的女儿》。
别的剧,不管什么类型的,都盼着看结尾,有时候是解谜,有时候是解决问题,有时候就是单纯的想知道结局。单是这部剧,不希望看到结尾,越到结尾越怕,因为知道这个好孩子,最后,她遇难了。
这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一个扶贫干部,最后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即将有大暴雨,她担心村里的工作,担心村民的安危,连夜从家往村里赶。
黄文秀,是这个好孩子的名字。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为什么我要说这样的电视剧与我自己的人生有契合点呢?我来自广西。父母虽然是外方人,然而我在广西生长。我爱那一片土地,爱那里的山山水水,爱那里的父老乡亲。插队六年,后来与村里也一直没有断绝联系。我知道农村的生活怎么样,知道乡亲们怎么样。知道扶贫工作,会是怎样的不容易。
很少为演员点赞的我,这一阵点赞了黄文秀的扮演者杨蓉的微头条,点赞了农战山的扮演者刘亦君的微头条。太感动了。剧里的每一个人,都演得那么真实,那么亲切啊。
这部剧,每一集都会戳到我的泪点。眼睛一直是湿润的。为这位扶贫干部的人生征程,为她年轻生命的陨落,痛彻心扉。
为什么心会这么痛?因为这边,是黄文秀这个真诚扶贫的共产党员,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为乡亲们脱贫。
授以鱼不如授以渔。
另一边,也是年轻的共产党员,在黄文秀牺牲一年之後的2020,在疫情肆虐国计民生受到重大影响之际,提出学习西方的生活福利。并且大帽子压人:这才是让祖国越来越好!
对父老乡亲,有人脚踏实地费心费力想尽办法手把手地授予渔,有人,却画了一棵树,要号召老百姓跟着自己爬树去争取欧洲的鱼。
我们跟欧洲,是相同的鱼塘吗?鱼塘里的水,是相同的途径而来的吗?我们的鱼塘承担的建设祖国的重任,跟欧洲是一样的基础和目标吗?
同样是年轻人,同样是共产党员,如此这般的不同!我非党非团一百姓,看着黄文秀,想着那些花言巧语带节奏的歪手段,满心惆怅,涕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