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情绪,放弃演技,杨幂终于完成了从“演员”到“商人”的过渡
人间需要清醒,但如果一个人太过清醒会怎样?
2016年,杨幂参加《金星秀》。
金星问她:“当你被人误解、伤害的时候,你怎么排解?”
杨幂回答:“我会给自己一个晚上、或者两个晚上的时间,让它过去。”
片刻之后,她又补了一句:“我把情绪戒掉了。”
因为这句话,杨幂成了很多人口中的“人间清醒”、“自控力天花板”。
但她越是清醒,我却越为她感到惋惜。
32年前,《唐明皇》里那个明媚可爱的咸宜公主,终于一步一步,把自己逼成了一个钻石心肠的娱乐圈顶级“女商人”。
初识杨幂,是从郭襄开始的。
2006年,我还在读大学,宿舍里有一台6英寸的黑白电视。一次下了晚自习,室友正在看黄晓明版的《神雕侠侣》。风陵渡口,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郭襄,红衣加身,眼神清澈,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20岁的杨幂,就这样如同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在观众心里刷了一把存在感。
现在想想,那或许是杨幂最简单、最快乐的时候。
既有角色得到肯定的喜悦,又对继续蹿红充满期待,最重要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娱乐圈的残酷和冷漠所知甚少。
但接下来,现实却给她狠狠上了一课。
瞬息万变的娱乐圈里,“郭襄”带来的红利很快烟消云散。杨幂虽然成功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但却跟很多同学一样,陷入了无戏可拍的尴尬境遇。
就算偶尔有机会做个配角,不是被骂没演技,就是被嘲讽滚出演艺圈。
凭借郭襄一角建立起来的信心,被扑面而来的各种打击渐渐蚕食。这个性格爽朗的北京大妞,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的选择。
2008年,她这种惴惴不安的心情因为一部剧的到来,得到了缓解。
《仙剑奇侠传3》里的“唐雪见”一角,成了杨幂出道以来难得的、很少被抨击的角色。
即便过去多年,那个古灵精怪、娇纵任性、一身红衣的唐家千金,仍然是很多仙剑粉心头的一抹甜。
杨幂真的好适合红色啊~~
咳咳,说回正题~~
仙剑三之后,杨幂跟刘亦菲、黄圣依和王珞丹一起被评为“内地新四小花旦”。
这时候的她,距离爆红就差了一步作品。
很快,机会来了。
2011年最火爆的剧集,绝对要数那部现象级的《宫锁心玉》。
在其中饰演“洛晴川”的杨幂,彻底火了。
多年蛰伏,一朝盛开。跻身一线的杨幂,在兴奋之余也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
于是,她那段时间开始疯狂地接戏。甚至创下了一年时间接拍11部电影的记录。
在圈里有一个词叫“轧戏”,指的是一个演员在同一个时间段同时接拍多部戏。杨幂堪称当时的“轧戏女王”。
拍完古装剧里的女侠,转身换上现代装,就成了都市剧里的御姐……如此频繁地在不同人物之间快速切换,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揣摩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很多角色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大同小异。
大量接拍的作品,让杨幂增加了曝光度,却也让她失去了打磨演技最好的时机。
风陵渡口的小郭襄,再无灵气可言,变成了一台演戏的工具。
导演李少红就曾经说过,杨幂从小在片场耳濡目染,太知道该如何演戏了,所以会下意识地按照程式化来呈现人物,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丝毫不过脑子。
这个时候,摆在杨幂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慢下来,好好挑选作品、打磨演技;二是坚持现在“以量取胜”的路线,继续用高曝光度来维持自己的人气。
很明显,杨幂选择了第二条。
2014年,对于内地的娱乐圈和杨幂来说,都是印象深刻的一年。
这一年,《古剑奇谭》爆红,某李姓男星创造了在V榜霸榜78天的纪录。从这以后,粉丝们从明星事业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始通过网络助力的方式,来为爱豆声援、加油。“网络流量”一度成为了衡量明星人气和热度的主要衡量标准。所以,2014年也被称为内地娱乐圈的“流量元年”。
这一年也是杨幂的“爆发”之年。除了网络播放量破50亿的《古剑奇谭》,她还先后带来了《分手大师》、《小时代3:刺金时代》,成功跻身福布斯中国名人榜。
当初那个在片场被导演扇到怀疑人生的小透明,成了内娱流量女星的鼻祖。
但大量的曝光,也给她带来了铺天盖地的黑料。
在综艺节目上被山羊吻脚,自此得到了一个“杨臭脚”的美名。
唱《爱的供养》,被全网群嘲嗓音难听。
出道时因为脸型问题,被笑是“嫩牛五方脸”。
后来慢慢变漂亮,又开始深陷整容风波。
据说网上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黑过杨幂的青春,不算青春。
面对铺天盖地的黑料,我想杨幂最开始的想法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通过解释、澄清、辩白来重塑自己的形象。
但很快,她就亲身体会了什么叫做“越描越黑”。
于是,她开始慢慢摸索出一条“用自嘲代替辩解”的道路,并且朝着这个方向越走越远。
关于由来已久的臭脚传闻,她在结婚当天用一条微博来进行了回击——“鉴于今天是大喜之日,所以新娘子已经自己把婚鞋先换好了,大家放心吧”。
关于网友对自己嗓音的质疑,她一笑而过,表示自己已经进步很大,希望大家不要拿她和天后比较。
关于粉丝对发际线的担忧,她大方回应“再说发际线,我就去植发!”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心理防御机制”,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在遭受攻击之前,通过提前预判别人的行为,提前进行“防御”,自揭其短,让那些打算攻击自己的人闭嘴。
杨幂显然对这种机制十分熟悉,并且运用自如。
虽然一直深陷舆论的旋涡,但她极少卖惨,始终微笑面对。正如她在一次采访中说的那样“任何打不倒我的,都将让我更强大!”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一幕。为了让自己强大到刀枪不入,杨幂戒掉了自己的情绪。
且不说一个演员如果没有了情绪会怎样。
单单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或者母亲,没有了情绪,难免会让人觉得冷漠和无情。
《小时代3》的拍摄过程中,她隐瞒了自己怀孕的消息,在镜头里快速飞奔。
产后不久,放弃人设、放弃玻璃心的她,就穿着超短裙、画着大红唇火速复出。
跟其他为人母的女星不同,她鲜少在公众场合说起女儿。
“贤妻良母”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她的标签。
4岁开始出入片场,杨幂太想红,也太知道怎么样才会红。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她清醒地知道商业价值才是支持自己一路“红”下去的制胜法宝。
作为粉丝,我曾经以为她会慢慢转型成赵丽颖那样的实力演员。
但流量向左、演技向右,杨幂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左边。
《三生三世》、《扶摇》、《斛珠夫人》里对人物的情绪表现如出一辙,分分钟让人出戏。
破天荒在《我是证人》里演了个盲人,但却再一次被网友嘲讽“说杨幂演技好的,拜托先去看看眼睛。”
但该说不说,杨幂虽然在“好演员”的路上越滑越远,但却是公认的好老板。
迪丽热巴、祝绪丹、高伟光、张彬彬、张云龙……最近几年,杨幂捧红的演员属实不少。
2014年,她和经纪人一起创立了嘉行传媒,。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公司估值就翻了200倍。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心中的疑团才渐渐解开。为什么这么多年她一直不好好打磨演技?为什么她面对如此毒舌的黑粉都能保持淡定和微笑?原来她一早就从“演员”蜕变成了“商人”。
商人的本质就是赚钱,其他的都无关痛痒。
正如她曾经在采访中说的那样,“生活中80%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只有20%,甚至有可能不到20%。”
16年前,那个娇羞灵动、笑靥如花的红衣女孩,终是要定格在回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