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等“悬浮剧”霸屏背后,这个行业存在一系列的浮躁
所谓“悬浮剧”,一般指的是一些打着行业剧的外衣,实则充斥着脱离现实剧情的都市肥皂剧。
原因在于,“悬浮剧”客观存在的社会基础太庞大了,在“悬浮剧”的背后,是充满了浮躁的行业、演员和观众。
这是目前影视行业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影视剧投资人自动转向一些风险小的剧种,宫斗剧剧、穿越剧可能会涉及腹黑导向和修改历史等问题,但都市剧和架空剧以及玄幻剧里的腻腻歪歪、情情爱爱还是很安全的。
投资人偏爱“悬浮剧”当然也不是只从安全性考虑,也和悬浮剧的制作周期短,炒作方便,变现迅速有关。因为“悬浮剧”不需要过硬的专业常识,不需要严谨的逻辑,不需要精确的表达和细节,甚至连制作都不需要很精细,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工业化的速度优势。
二、浮躁的演员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的爆发,我们现在知道了,很多剧组都有“数字演员”的存在,“抠图”已经不是新闻,现在甚至到了连一个背影都要替身的地步。
一个演员通过演戏走红了,他不是继续深耕本职工作,而是进军时尚、综艺甚至金融、餐饮、投资等行业,唯恐赚钱速度慢了,演员只是一个维持热度的东西,早已经不是热爱的事业了。
所以,以前的演员不一定是明星,但成为明星的一定是好演员。现在的好演员真不一定是明星,而明星也真不一定是好演员,甚至都不一定是演员。
三、浮躁的观众
冯小刚曾有一句非常有争议的话,那就是“垃圾观众”理论,正是有垃圾观众的存在,才会有大量垃圾电影的产生。
这话很偏激,但也同样很有道理。以电影为例,越来越多的烂片充斥着电影院,但电影院同样爆满,一部分观众出了影院就骂,还有一部分观众则相当能“自我安慰”。
大场面,烂剧情的电影:看电影就是看场面,现在谁看剧情啊。
小鲜肉,烂剧情的电影:我看这部电影就是冲他去的。
纯搞笑,烂剧情的电影:让我笑了这就够了,谁让生活压力那么大。
所以,一部大场面、小鲜肉、纯搞笑的电影基本上是会大卖的,剧情、有细节的剧情、有逻辑的剧情、有人文情怀的剧情,都不重要了。电影脱离了讲故事的根本,变成了一个秀场。
有些电影宣传时动辄就是说投了十几亿,动辄就是剧本打磨多少年,动辄就是用了好莱坞某项最新设备,大家都把功夫用在了戏外的宣传上,偏偏这种宣传还真有很多人相信。
电影如此,电视剧同样,一部剧情经不起推敲的电视剧一样可以被人为炒热变成热播剧。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宁愿去翻看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的老剧,至少看了那些电视剧不会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侮辱。
每当我们抱怨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剧不好看时,我们应该检讨下自己,是否也曾容忍甚至支持过那些烂大街的影视剧。
“悬浮剧”的出现不可怕,可怕的是“悬浮剧”能让投资人赚钱,能让演员走红,能让很多观众追捧,这样的现象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怀疑一件事,难道是社会和大众的审美出现了问题,还是本身“悬浮剧”才是正义的一方?
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