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厌旧是天性,参考陈忠和,十年之后球迷会如何评价郎平?
郎平曾这样写道:我们终将老去,而中国女排永远年轻。
现在女排形势一片大好,有世界名帅坐镇,有世界第一主攻手担任进攻强点,同时还有一批实力强劲的队员在国家队效力,中国女排就是世界第一。但这只是现在,没有人知道十年后中国女排世界排名多少,也没有人知道届时球迷对郎平的评价又会是怎样的。
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通过前任女排主帅风评的转变来进行判断,这个参考对象是同为女排功勋主教练的陈忠和。
中国女排从诞生至今一共有过三次辉煌时期,一次是五连冠,一次是黄金一代,一次就是现在。这三次辉煌都有一个共同点:中国女排都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中夺冠。女排队史至今只有三位奥运冠军主帅,分别是袁伟民、陈忠和、郎平,三人都是老女排一脉。
雅典夺冠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唤起了国人对这支球队的支持与热爱。毫无疑问,黄金一代的女排国手和她们的主教练陈忠和是国人的英雄,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和民众偶像。但这样的赞美停在十二年前,也就是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获得铜牌的那个瞬间。
不会控制队员伤病,用人不知变通,临场指挥能力不足,不善于培养新人。这些都是现在前任女排主帅陈忠和的“罪状”,而且每一条看起来都有证据。赵蕊蕊和冯坤的伤病是铁证,北京奥运会中输给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美国女排,离任之后中国女排陷入混乱无缘伦敦奥运会四强,类似的证据还有很多。
这些都是事实,但这并不是陈忠和“无能”或“平庸”的证据。脱离客观环境和历史局限性评价人物,这对任何人都不公平。除了排管中心和少数有能力并且愿意支持女排的热心企业家之外,绝大多数国人在雅典夺冠之前对女排都鲜有实质性帮助,这也是事实。在有限的经费和条件下带队打出好成绩,这是陈忠和必须完成的任务。他做到了,尽管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代价,包括他本人。
陈忠和是能干事的人,一个世界冠军一个奥运金牌就是证明,“陈金牌”对他而言从来就不是嘲讽,而是荣誉。但现在关于陈忠和的风评很奇怪,并且多是一些负面或者批评的报道,这有失公允。相信大多数朋友都能明白这是因为如今有郎平的对比,同时也清楚大家都喜新厌旧,概莫能外。
郎平是完人吗?不是。郎平是圣人吗?也不是。郎平是一个对中国女排做出卓越贡献的排球人,是一个世界级的主教练,她当得起球迷的赞美,但请别神话她,郎平也从来不需要国人将她置于神坛之上。她需要的就是球迷的热爱和支持,仅此而已。
奥运周期一个接一个,女排国手一茬接一茬,在中国女排主教练位置上统领全队的人也会更替,这是规律。有陈忠和的“前车之鉴”,十年之后球迷会任何评价郎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