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 热点 >

枞味究竟是什么味?

来源:莆仙生活网时间:2022-11-13 18:58:25编辑:莆仙君

前几天枞宴期间,大家都在反复的强调,枞味。有枞味,没枞味,枞味显,木质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枞味是什么味,成了老枞水仙的标志性评定,每个人追逐着所谓的枞味,却又不敢非常明确的,或者说非常具象的说,枞味到底是个什么味!这就有点迷幻了,就像某市不公布流调轨迹一样,希望市民配合流调轨迹主动上报交叉,轨迹却不公布了…魔幻得很…

吐完槽,说正事。我自己就是追逐枞味大军里的一员,对于老枞我判断的标准,首先来自于干茶香、盖碗香,不怕有多微弱,但是得有。五因子里头这,权重个人偏好而已,不影响客观。“枞味之味,须静心体悟之,微乎微乎”,清梁章钜老先生在“品茶”里头是这么写的。所以,枞味的追逐,在于对枞味的具象和对细微的识别、分辨能力。这不是玄学,也不是故弄玄虚,如果你连枞味是怎么来的,到底有什么味都不清楚,跟着一起说枞味,那纯属是起哄了。

?大家陈德华老先生认为,枞味来自于茶树自身枝干木质部的木本香,茶树周边附着物的气息与周边生态气息的综合;刘宝顺先生认为,枞味是木质香和木质味;吴光明先生则认为枞味是草本植物味香和木本植物味香。

?明灯既然挂起了,总得有选择。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陈德华老先生的说法。茶者,南方嘉木也,采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所以,陈老先生的三个定义,呈现了枞味的三个具象味道。

木质味/炒米味、青苔味/苔藓味、粽叶味。我个人把炒米味和木质味放在一起,所以是三味,如果要拆开说四味,我也能接受。

?先说木质味,茶树自身枝干木质部的木本香。老枞之所以老,在于足够老。不管是60年,还是80年或是100年以上的树龄称之为为老枞,取最轻的60年,想想,一甲子的岁月之功,木头的味道早就沁进骨头里了。所以,这是基本味道。木质香!怎么去描述木质香呢,大师我是这么说的,那味道像极了刚刚从焙火炉取下的干香菇的味道,淡淡的,或者说,像极了新鲜的锯末泡水味道…

?再来说第二味,茶树周边附着物的气息,这个毫无疑问是指苔藓味。老枞基本生长在相对潮湿/湿润、阴暗的所在,所以老树上长满青苔这是常事。而60年的功夫,苔藓味自然就慢慢的渗透了茶树本身,溶为一体,那气息自然就跑不了。茶树用躯干,默默的承受着来自于苔藓的攀爬,经历了数十载的风雨同舟,根虽独自屹立,心意却早已相通,互相交换着彼此之间的气息……苔藓味是什么味道,周末找个山头或者山间小溪,阴暗面上长的那个,掰点尝尝,舔舔…实践出真知。

?最后来说粽叶香,也就是徳华先生说的周边生态气息的综合。这个影响,简单直白说,就是旁边的花花草草、植物对茶树的影响。佛于是把我化作一颗树,长在你必经的路,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一同生长了60年+,气息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呼吸着彼此的呼吸,旁边若生长的是兰花,风中就带着兰花的清香;旁边若站着的是成排成片的竹林,风吹过雨后竹林的清新和箬叶味道,随着摇曳……同呼吸,共命运如此长的时间,这不是命运共同体,那又是什么,有点彼此的味道,也就不足为奇了。竹林旁的老枞,以吴三地为甚,其他地方,未必能有,或有,也未必成片。

?所以,枞味大抵是这几种味道。出身好的,三种味道也许会有,也许有某种单调的香而已。而之间香味的变幻,彼此的边界不会像黑白那么清晰,界线分明,所以就出现了层次一说。而枞味是否贯穿始终,是否落于水,还是浮于汤面,仅秒扬于空中些许时间,就成了最终的照妖镜,高老之分就毋庸多言了。

上一篇:MiniLED分区数越多越好?HKC 240高刷MiniLED显示器 XG272Q Max实测

下一篇:总厨推荐,旺销招牌菜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